定點醫院醫生為老年陽性感染者取出卡嵌食物
在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的救治中,危險的狀況時有發生。定點醫院的醫護們為一位年逾九旬、有基礎疾病的老年陽性感染者取出了在食管內卡嵌數日的多顆假牙。操作結束,老人很快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后被轉送至病房。
15日凌晨,一位91歲高齡的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誤吞4顆假牙,出現食管上段不適、吞咽疼痛等癥狀。CT檢查提示,誤吞的假牙長約4CM,且正好卡在食道入口處。老人被轉運至華山醫院寶山院區接受治療。寶山院區副院長鐘良也是院區內鏡科主任。他表示,假牙卡嵌已有數日,越晚取出風險越大。如異物持續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害,可能會引起穿孔、出血,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術中,醫護人員發現,假牙正卡在頸段狹窄處,器械操作空間非常狹小。周圍食管黏膜已出現明顯充血和水腫,形成潰瘍。
據華山醫院寶山院區常務副院長、定點醫院院長欽倫秀教授介紹,目前該院區收治的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中,70歲以上老年人人數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其中9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有25位,且大多合并有其他基礎性疾病。據介紹,華山醫院寶山院區按照原有綜合性醫院的配置,完成了專科化轉型;成立院內外醫生團隊,定期開展疑難、重癥病例多學科線上會診;針對老年病患,醫院進一步提高查房頻率,加強動態監測和人文關懷。
4月以來,上海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持續處于高位,方艙需要不斷增加醫療力量,提高運轉效率。
在上??鐕少彆狗脚撫t院(簡稱“跨采方艙”),該方艙共有2200多床位,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來自上海宏康醫院等多家普陀區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共同負責方艙內所有患者的醫療保障。
進入4月中旬,跨采方艙迎來出入院高峰,最多一天有700多名患者退“疫”出院。騰出的床位,在經過清潔消殺后又提供給新的陽性感染者。
上海宏康醫院骨科大夫莊義徐是該院醫療隊中的一員。在方艙中,沒有區分老年區和青年區,醫生們在辦理入院手續時,常會在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陽性感染者邊上,安排年輕一些的陽性感染者當“鄰居”,以方便關照。
根據出入院流程,方艙內的陽性感染者如果間隔24小時的兩次核酸結果均為陰性,就可以辦理出院。每天早上八點開始的核酸采集成了大家最為期待的時刻。“大家都很配合,都希望趕緊轉陰,盡快出艙。”上海宏康醫院護士李鑫瑩說道,“我告訴自己,每一次采集核酸都要非常到位,防止‘假陰’患者出院后的傳染風險。”
到了夜晚,夜班醫護人員需要通宵留守。相比醫院病房,方艙的夜晚比較特殊,由于需要24小時開燈,許多陽性感染者對環境不適應,焦慮、失眠的情況在所難免。“每當走到病床走廊時,就有陽性感染者圍上來,詢問各種問題。”李鑫瑩介紹,陽性感染者中有關心自身病情的,有焦急地詢問出院時間的,還有的已經開始張羅起出院后轉運回家的事情了。方艙里的醫護人員會耐心回答,也會開展一些情緒疏導。19日,上海出艙人數超過新增感染者人數。這個消息讓莊義徐十分欣慰,他表示,將更高效地做好醫療保障,希望出院的人越來越多,入院越來越少,期待迎來最終“關艙”的那一天。
為了實現陽性感染者應收盡收,上海正在高效推進方艙建設。臨港2號方艙醫院從12日起開工建設。建設方——相關集團方面19日透露,到目前,4000套床位和8個艙的護士臺家具完成了安裝、擺放。據悉,剛完成寶山區、嘉定區三個方艙醫院建設的多個項目團隊共400余人已星夜馳援;建筑設計研究院快速完成全套圖紙收集,針對機電圖紙完成了主要設備采購清單,駐場設計師分工協作、高效配合,線上線下共同針對設計施工問題24小時開展答疑。